“别塞了妈,后备箱真的要关不上了。”
“土鸡蛋给你补身体,城里买的哪有这个好?”
……
这样的对话,在长假尾声,无数乡村家庭的院子里上演。汽车的尾箱,在城市与乡村之间,架起了一座流动的亲情桥梁。
10月8日,在遵义市湄潭县的一个农家小院,李阿姨凌晨四点就开始忙碌。她连夜炒制、真空封好的糟辣椒,以及刚从地里摘下的还带着露水的蔬菜,分装好塞进女儿汽车的后备箱,将每一个缝隙填满。
“她一个人在贵阳打拼,工作忙,吃不到家里的味道。”李阿姨拍打着身上的灰尘,眼神里满是不舍,“这些东西不值钱,只是家常的味道,只要她吃得好,我们在家就安心。”
在贵阳,回程后的多个小区停车场、电梯间变成了微型的“乡土特产博览会”。居民们从汽车后备箱提出大包小包的“家乡味道”。
“看我爸妈的‘杰作’!”家住远大小区四栋的陈女士笑着展示妈妈亲手做的糟辣椒,还有一篮子鸡蛋,“这是自家养的鸡下的蛋,他们都给我攒着,还有田里新收的南瓜和红薯。”陈女士幽默地补充道,“长假里最踏实的收获。”
刚回到贵阳的王先生正小心翼翼地从汽车后备箱搬出几个罐子,“可都是宝贝,从黔南老乡家买的野生蜂蜜,还有一筐土鸡蛋,一路上开车我都小心翼翼,生怕颠坏了。”在他看来,这趟旅程带回的是一种“可触摸”的健康生活方式。
这场关于“爱”的展示,并未止步于线下。随着大家安顿下来,社交媒体上迅速掀起了一场“后备箱摄影大赛”。
“#有种爱叫塞满整个后备箱#”“#全国爸妈装的后备箱#”等话题下,网友们纷纷晒出被家乡特产塞得满满当当的后备箱照片:北方的苹果、南方的海鲜、妈妈包的饺子、奶奶酿的米酒……琳琅满目,温情满满。
一条“我妈觉得我在外面会饿死”的调侃评论,获得了数千点赞,道出了全国儿女共同的心声。一位在贵阳打拼的年轻女孩表示,汽车后备箱,变成了一个流动的亲情符号,在现实与网络间,传递着跨越地域的温暖。